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我命在我,不在天地”,道教在生命科学的积极探索中产生出许多优秀成果,“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就是其优秀养生文化的成果之一。 “五行”,是中国古代世界生成论的重要哲学观点,认为太极是阴阳二气的结合物,由太极分化成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结合,产生了有具体形象的五行万物。古代哲人认为,“木、火、土、金、水”作为事物的五种元素,本身具有运动和变化的性质。五行的特点就在于它互有对立面,能互相配合运行,并生出事物的种种变化。 古代医学也引入了五行学说,并把构成世界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与的“肝、心、脾、肺、肾”,五官的“目、舌、口、鼻、耳”,五体的“筋、脉、肉、皮、骨”等一一对应。并指出,养生保健,务必遵循五行规律;遵循五行规律,务必辩证有度。所以说,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是有着深厚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出自武当道门修养炼性的养生。 刘德义老先生是这套养生功的唯一传人。公元2002 年,刘老高龄81,由于他从小习练,持之以恒,长年不懈,不仅传承下了这套优秀的养生,也从中受益匪浅。80高龄,仍耳聪目明、筋柔骨健,精神矍铄,其功效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刘老这套得于他父亲的亲传。刘老的父亲叫刘玉荣,河南邓州人,从小出家入武当道门,住庙在武当山三天门。刘玉荣中年还俗,定居湖北十堰郧西县。经商小富后,成立了郧西慈善会,修桥补路、济贫赈困、积德放生,颇有口碑,是武当道教提倡“全仙道,先全人道”的积极实践者。由此可见,这套五行养生秘功既得之于武当道门,而且一招一式、功理都是原模原样的继承,十分珍贵。 本套挖掘整理的现有、站、盘坐、盘卧、直卧五大式,处处依循卫生原理,“以丹田运化为核心,以经络气血津液畅通为先导,以提高性腺系统功能为重点”,有着增强人的生命力,祛病益寿独特功效。 承蒙武当山道教协会鼎力支持,承蒙刘老先生对中国武当网的信任和厚爱,将全套全盘推出,并亲自演示。相信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推广于社会,有益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有益于全民健身,有益于人类健康。 功 概述: ,又称推拿,就是用手在皮肤、穴位上施行各种手法,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的主要作用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机体健康。 本式功,主要是对头部各穴位进行推拿,易学易用,不受时间、地点、气候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实行。 本式前三式是开始的准备动作,旨在调息调气,放松身心;后两式是结束后的收功式。习练时可做,亦可以不做。 关于功理,由于涉及深奥养生理论,在此不做讨论。习练者可购买有关道家养生书籍,自学自悟,或请明师指点。 第一式 无极双盘坐 双盘,舌抵上腭,调整呼吸。要求含胸拔背,身形端正。 提请注意的是,关于坐姿可以随意,不必拘于形式。 第二式 周身转太极 这一式分为三个小式,首先,手掌自然平伸,以太极云手带动腰部扭转,动作幅度可大可小,眼随手走。 第二小式是手臂前伸,手掌平立,同时同方向在胸前做圆周运动。分为正转和两转,要求眼随手走。 第三小式是两手同时做反向的圆周运动,也分为正转和反转。 第三式 两仪托天掌 双臂紧贴腰、胸,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五指随意叉开,旋转手腕,可外旋、内旋,要求手腕旋转幅度要大,轻柔、自然。 第四式 上丹田(面) 双手掌对搓,至发热后,放于脸上。以中指带动,从鼻两侧向上擦拭,至头额两侧时左右分开,再沿两颊而下,反复搓擦,用力要轻柔。 面部,在古代养生术中称为“浴面”,又称“驻颜术”,有美容驻颜的功效。 第五式 上丹田(发) 手指叉开,做梳子的形状,由额前至后脑,反复做梳头动作。 要求梳发时,用手指肚,不可用指尖,手法要轻,用力要揉,做到以头皮微微发热为好。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坚持头部,可促进大脑血液循环,清脑明目。 第六式 上丹田(印堂) 双掌平伸,按在额头印堂部位,头左右旋转,同时双手与头旋转的反方向摩搓。 古人认为,印堂是反映一个人精气神状况的重要标志,经常揉搓印堂,可健脑提神,使人面部红润,神清气爽。 第七式 上丹田(眼) 双手握空拳,食指呈勾形,按揉眼部穴位,主要是睛明,攒竹,球后三个穴位。可沿眼眶,或眼眶内缘轻轻旋转。 传统医学认为,目,是五脏六腑之精,神气所在。通过眼部可达到明目,醒脑、提神的作用。 第八式 上丹田(太阳穴) 平伸手掌,以掌根贴于太阳穴处,可稍用力,使之有微痛之感,然后,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 太阳穴是人头部重要穴位,太阳穴,可以解除疲劳、振奋精神,也有止痛醒脑的功效。 第九式 上丹田(鼻) 鼻部,主要是两侧鼻翼。方法是双手姆指和食指对捏,向上摩按时用姆指的凸起部分,向下摩按时用食指指肚。 鼻部,主要是通过疏通经络以通畅鼻道。古人认为,只有鼻道通,才能进一步达到“七窍通”,而“七窍通”,是健康的重要标志。 第十式 上丹田(耳) 耳部分为三种方法 第一是揪耳,可向上揪、向下揪或平揪。 第二是通耳,方法是两手食指或中指插入耳孔,旋转几下后,突然拔出。 第三式,鸣天鼓。用两手掌心紧按耳孔,食指和中指轻轻弹叩后脑。 我国古代医学认为,耳是肾之外窍,而肾是“先天之本”,经常耳朵,能够刺激全身穴位,促进整个机体的强健。 第十一式 捶打通经络 起身,双手拍打全身。 这一式非常随意,但重点是拍打下身,以促进血液循环,通畅气络经脉。 第十二式 震脚身松柔 后脚跟抬起,靠惯性落下,通过震动以带动全身抖动。 要求全身放松,随身体震动的节奏叩齿,时间长短自行掌握。随后,静立片刻,调整呼吸,即可收功。 双 盘 卧 功 概述: 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中的双盘坐功,在演练中有个总体要求,在此一并指出。一是全套动作宜缓宜慢,不可太急促;二是每一式在演练时,要调整呼吸,使之合拍合律;三是每一式动作演练的次数自行掌握,以适度为好。 双盘坐,又称大盘坐,是一种双腿交叠的坐法,也是公认的最高级的盘坐法之一。但双盘需专门习练。本式中,如有可能,则用双盘,亦可随意而坐,不必拘泥形式,顺其自然为好。 关于功理,由于涉及深奥养生理论,在此不做讨论。习练者可购买有关道家养生书籍,自学自悟,或请明师指点。 第一式 双盘气息匀。 双盘正坐,手抱道印,放于丹田处;舌抵上腭,调整呼吸至深沉匀长。目视远方,而后目光渐渐收回,停落于鼻尖的前方,双目微闭。 要求身形端正,排除杂念,通过这一式,做到心境平和,气息顺畅。 第二式 希夷老祖福卧睡 双盘仰卧,而后手抱道印,放于丹田。要求全身放松,呼吸自然。卧睡时间随意,可长可短。 希夷,即我国历史上著名道家学者、养生实践家陈抟老祖。他在武当山20多年,练就了著名的“五龙睡功”。现在武当山还留存许多他的遗迹。宋代初年,当朝皇帝封陈抟为“希夷先生”。 第三式 希夷老祖右睡势 下肢维持双盘不变,辗转右侧,成侧睡姿的姿态。头枕手,即耳朵枕于掌心处,另一手按在膝盖上。卧睡时间随意,可长可短。 要求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第四式 希夷老祖左睡势 这一式的要求和姿势与右睡姿势相同,只是方向相反。 第五式 虎卧山林蓄机势 下肢维持双盘不变,辗转成趴卧睡姿。头部抬起,亦可用手轻轻撑地,助其一力使头部抬起。 趴卧时须调整呼吸,使之顺畅。睡姿时间随意,可长可短 第六式 二仙传送阴阳合 双盘坐起,调整好呼吸后,上身前倾,双手撑地;而后身体前趴,双手支撑,不使之着地;起身,再前趴。重复几次即可。 要求做这一式时,要调整呼吸,起身时吸气,趴卧时呼气。 第七式 卧鹤亮翅轻鼓翼 这一式中分两小式。先是双盘趴卧,头抬起,双臂侧伸,展臂。停留一会后,可用手背腰部。 第二小式是双盘坐起。展双臂,抖腕。展臂抖腕的动作比较随意,亦是放松的过程,为下一式做准备。 第八式 寿龟入穴穿山走 下肢保持双盘不变,身体前倾,用双手、双膝撑地,而后以手为支点,身躯起伏、进退做圆周运动。 提请注意的是,手撑地做动作时,分别变换为单指、双指、三指、四指、五指、掌和拳。 要求调整呼吸,身体前倾时吸气,后缩时呼气。 第九式 熊立独岩双膝行 接上式,双膝撑地,身体直立。靠双膝行走。这一式不容易掌握平衡,需慢慢习练。 第十式 童子嘻戏双攀足 坐起,下盘而坐。手握住足根,双腿朝天蹬举;蹬起后,停留一会,放下。可连续做几次。 要求,控制好平衡,头正胸直,双臂伸直。 第十一式 下盘拍打震全身 站起,身体直立,用双手拍打全身,重点是拍打下身,以促进血液循环,使气络通畅。 第十二式 站势收功气归丹 这是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双盘卧功的收势。双腿并立,双手抱气,拢气,而后手抱道印,归于丹田,静立片刻,调整呼吸至深匀细长,即可收功。 双 盘 坐 功 概述: 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中的双盘坐功,在演练中有个总体要求,在此一并指出。一是全套动作宜缓宜慢,不可太急促;二是每一式在演练时,要调整呼吸,使之合拍合律;三是每一式动作演练的次数自行掌握,以适度为好。 双盘坐,又称大盘坐,是一种双腿交叠的坐法,也是公认的最高级的盘坐法之一。但双盘需专门习练。本式中,如有可能,则用双盘,亦可随意而坐,不必拘泥形式,顺其自然为好。 关于功理,由于涉及深奥养生理论,在此不做讨论。习练者可购买有关道家养生书籍,自学自悟,或请明师指点。 第一式:双盘胎息轻。 双盘正坐,手抱道印,放于丹田处。舌抵上腭,调整呼吸。目视远方,而后目光渐渐收回,双目微闭,视线停在鼻尖前,即所谓的“眼观鼻,鼻观心,心守神”。 要求身形端正,排除杂念。通过这一式,做到心境平和,气息顺畅。 第二式:天眼内观暗运行 身形姿势和上式相同。眼微闭,眼睛在眼眶中缓慢转动,可上下,左右旋转。做时需注意转睛动作宜缓慢,不可太急。 这一式,在古代养生中称为“鸱视功”,经常习练可去内障外翳。 第三式:遥看天地转目颈 身形姿势和上式相同。眼睁开,头颈按顺时针及反时针方向旋转,同时目光随头的转动方向远视;正方向和反方向各转三圈后,改为左右及右左方向转动,目光同样随头的转动方向远视。 要求做这一式时,头部转动一定要慢,以免头晕,同时也要求眼睛尽量朝远处望。 第四式:丹田气运身 双手叠压,按于丹田,而后旋转,可左旋,而后右旋。之后双手分开,分别腰部、腹腹。 做这一式,次数不限,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度。收式时,可双手拢气,而后归丹。 第五式:大鹏压(素)摩胸乳 双手为掌,分别按于胸和腹,而后旋转,时可正转、反转,也可以用搓揉的方式进行。做这一式,次数不限,自行掌握。 第六式:搓掌拔指拿肩臂 搓掌,揉腕;使掌心发热后,对手臂进行推拿,交替进行。拿,即是个抓捏的过程,双手同时对其肩、臂进行捏拿。 最后,依次拔手指,左手拔右指,而后右手拔左指。 做这一式时,、拔指的次数不限,可自己掌握。 第七式:前推后抓左右展 双臂轻轻抬起,缓缓向前推展,手臂缩回时,手掌回抓,变为空拳。 做几次后,双手在胸前分掌,改为侧推。 做这一式,手臂推展时,是一个由臂推肘,由肘推腕,由腕推掌的运行过程,如后浪推前浪。要求动作轻柔,同时调整呼吸。 第八式:太极阴阳旋转手 双臂抬于胸前,手腕自然下垂,由小臂带动手腕,在双臂之间旋转,分为正旋和反旋。 而后可双臂于胸前分离,做太极云手,做云手时手腕轻轻抖动。 第九式:大雁飞翔高万里 抬臂,抖腕。这一式模仿大雁振翅飞翔的动作。 做这一式时,双臂可侧展,也可在胸前再转于身侧,比较随意。 要求抖腕时自然放松,呼吸也同样舒缓放松。 第十式:阴阳乾坤八字掌 双手的姆指、食指呈八字型,另三指则握成空拳,而后双臂以云手形式,在胸前做穿插或圆弧运动。同时带动腰部扭转。 做这一式时,要求腰部扭转到位,眼随手走。 第十一式:推拉四势用力轻 这一式有四小式:即双臂前推后拉;侧展臂前推后拉;双臂上推下拉;双臂后推前拉。 做这一式时,要求目视远方,调整呼吸,一次推拉,一次呼吸。 推拉时用内力,外柔内刚。 第十二式:手指相对转乾坤 先是五指相拢,十指相对,靠腕带动,对应旋转; 而后,双手手指之间相互对应,旋转。 做这一式时,相互旋转的速度可快可慢,时间长短自行掌握。 第十三式:两手抱膝莲花手 这一式中分两小式。先是双手抓膝,双膝抬起,平衡而坐;要求控制好平衡,头正胸直,双臂伸直。 而后,身姿复回原位,十指展开,掌根相对,手如捧一柔软易碎之物,轻轻旋转,至呼吸顺畅均匀,即可收式。 第十四式:单攀足腿朝天蹬 手握足根,腿朝上蹬举,停顿一会儿,换腿再做。 腿朝天蹬举停顿时,可用另一手腿部。 第十五式:拍打慢收功 这是武当道门五形养生秘功——盘坐功的收式。起身,双手拍打全身。因此功以坐为主,起身拍打时重点拍打下身,促进血液循环,气络畅通。而后,静立片刻,调整呼吸至深匀细长,即可收功。 站功 概 述: 武当五行养生秘功的站功,在演练中有个总体要求,在此一并指出。一是全套动作宜缓宜慢,不可太急促;二是每一式在演练时,要调整呼吸,使之合拍合律;三是没有特殊要求时,均需自觉做到提肛缩肾,脚趾抓地;四是每式以三、六、九为习练的次数要求,可做三遍,也可做六遍或者九遍。 关于功理,由于涉及深奥养生理论,在此不做讨论。习练者可购买有关书籍,自学自悟,或请明师指点。 第一式 金柱磬立意守丹 身体直立犹如不倒之金柱,含胸拔背,自然放松。手抱道印,就是双手握成太极图形状,放于丹田处。目视远方,片刻后,将目光慢慢收回至鼻尖前,通过这个过程,以达到心清意静、旁若无人之境界。 做这一式时,要求脚趾用力抓地,舌顶上腭,呼吸调整至深细而匀长。感觉身心都静下来后,可双手合十于胸前,以做到定位、定目、定心。 第二式:凤凰点头运目颈 本式主要通过脖颈和眼睛的运动锻炼脖颈和眼神,使脖颈灵活,眼睛有神。式中脖颈和眼神共有六种运动形式,即前旋转、后旋转、左右旋、右左旋、左摆、右摆。 要求根据动作的快慢调整呼吸,使之合拍,根据脖颈的旋转,身体略有起状,再根据身体起状,脚趾有节奏地抓地。同时双手配合并和脖颈运动形式及方向一致。 第三式 闻鸡起舞遵道行 本式中有三小式。 先是双手手心朝上,上抬至胸前,与肩平,而后翻掌下按,手指要依次向掌心握紧,同时腿交替屈弯随双手同向同节奏运动; 二是双手向双侧平展,抬至与肩平,而后下按,头要随着手臂的运动有节奏的转动,同时腿交替屈弯随双手同向同节奏运动; 第三小式是双手捧举至胸前,变十字手后,双手下按,同时向侧前方跨步,另一腿随之跟上,屈膝上抬。 要求,三小式做下来连贯顺畅,有节奏感。 第四式 鼎天立地拔总筋 双脚并立,双手手指相互交叉,上抬,抬至眼前时翻掌尽力向上托举,而后屈身下按, 要求做此式时,调整呼吸,一般是双手上托时吸气,下按时呼气。同时要求眼随手走,脚趾抓地。 本式上托下按需连贯进行。分前、左、右三个小式,其中各小式的转换要自然流畅。结束时,最好摆动一会身躯,以放松筋骨。 这一式在练习时需循序渐进,动作要缓慢,不可过急。血压较高的可不做此式。 第五式 鹅形摇摆柔肩臂 做此式时,要求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尤其手臂的甩动,完全靠肩部带动,大臂小臂、腕手等随惯性而动,不须用力。手掌可拍打肩、臂等部位。 本式随手臂动作的不同,分为前后甩、左右甩、双手甩三小式,双手甩时,尽量随身体起伏的节奏用脚跟震地。均配合以下肢运动。 第六式 推拉四势通天掌 这一式中,四势指的是前、左右、上和下;推、拉指的是肩臂和手的动作。双掌前推时,要外柔内刚,犹前有重物,用力推开;变拳后拉时,也要用足内力,有手抓千斤之感。 做这一式,先是侧迈步,双脚与肩同宽;双手提至胸前后,前推、后拉;左右和上下动作与前推后拉除方向以外,其他都是相同的。 第七式 白鹤亮翅周天游 身体屈膝下蹲,缓缓站起,站起时带动双臂随之侧伸,并模仿大鸟展翅飞翔之状。做这一式时要求自然放松,以身体的屈伸带动臂膀,以臂膀带动小臂和手腕,形成一种律动之感。单腿落下时要用脚跟轻轻震地。 做单展翅动作时,要求眼随手走,整个身体要有挺拔向上之感。 第八式 饿虎扑食山林震 侧跨步,双脚站立与肩同宽;双臂前伸,伸的过程中手变为虎形爪,而后用力抓回,重复做两次。第三次时,变为双臂侧伸与肩同高,侧伸时,变虎形爪及抓回的过程同前两次一样。第四次时,又变为双臂前伸,应该指出的是,第四次是一个短促的扑抓过程,同时将腹中气体突然呼出。呼出时可发出声响。 做此式时,有个身体重心从脚尖到脚跟的转移,即双臂前伸时,重心落在脚尖上,用力抓同时,重心落在脚跟上。 第九式 白猿献果敬高堂 此式主要以锻炼身体运动的协调性为主,要求动作平缓、协调,身体要有起状与屈伸,尽量稳定而不晃动。 特别提醒注意的是,这一式中双手有十字手交叉、分手下按和抬手上捧的连贯过程,做时要用内力,外柔内刚。 第十式 顺风扫地左右扑 做这一式,要求动作徐缓、节奏有序,眼随手走。特别提请注意的是,手型上还有从柳叶掌变勾手的过程。手、脚、身配合连贯顺畅;身型架式上,有高、中、低的起伏变化;双手的动作上有撩、砍、穿、扑的配合。 第十一式 仙人指路观剑指 做这一式时,首先通过大云手过程,手型变为剑指,同时身体侧转,曲膝下蹲,由丁步变为马步;而后手臂前伸至鼻尖高度,并点击。 要求目视前方,而目光焦点落在剑指的指尖上。手前伸时用内力,前伸快到位时,有个短促的点戳发力。 第十二式 犀牛望月探玄明 双手在胸前如抱一虚空球体,旋转的同时,向侧前方迈步,脚掌外摆,落地;双脚定位后,身体尽量向后扭转,同时展臂,眼望前方。 动作做到位时,身体重心落于单腿上,另一脚为虚点地,尽量不使之着力。 做这一式时,虽要求以腰为轴尽力扭转,但要舒展放松,顺其自然。 注意:撑拉时呼气要随动作形成憋劲状的呼气,即鼻呼气无风,乃深隐之呼。 第十三式 苍龙绕柱全身转 身体自然站立,双腿并拢;掌心朝上,双手上托至胸前,然后翻掌,双手分开从腋下穿过。在穿的过程中,以手背用力腰胯。而后双手翻掌上托,重复再做。 这一式要求动作徐缓,呼吸自然,以手背时尽量用力。 第十四式 海底捞月马步蹬 侧迈步,双腿略宽于肩,弯腰捞捧;在捧起的过程中,曲膝变为马步。而后身体慢起,手犹如捧一重物,前伸、上举,上举时身体尽力后倾,但后倾以适度为止,量力而行。 做这一式,双手的过程是先捞,再捧,后放;同时要求调整呼吸,动作徐缓,双手用内力,有抱千斤重物之感。 第十五式 童子探海攀足跟 侧迈步,双腿宽于肩,双手于胸前变十字手,弯腰下探,双手攀摩足跟。做第二遍时,双手也可省略十字手的变化,直接下探攀摩足跟。 做此式时,要求动作徐缓,不可太急,同时调整呼吸。 血压高的做这一式时要慎重,不可勉强,意到即可。 第十六式 阴阳双合乾坤转 此式要求呼吸平稳,徐缓,双脚侧迈定位后,不动,腰随跨转,眼随身走。 需提请注意的是,此式手的动作有个前推、下按和弯转的过程。 第十七式 骑马观阵增掌力 脚侧迈,双脚宽于肩,蹲站成马步,双手在腰间握拳,而后依次冲拳。此式有前冲拳、左侧冲拳、和右侧冲拳三小式。 提请注意的是每次冲拳后,有个手掌伸开再抓握的过程。抓时要用力,手指依次握抓,要有律动感。 第十八式 大雁飞翔轻展翅 做此式时要求手臂动作舒展,浑身放松,双腿交替曲膝抬起,落动时脚跟轻轻震地。双手抬至头顶时,两手背或虎口轻轻碰击。 在收式时,有个抖腕的过程,这个过程比较随意,时间可长可短。 第十九式 捞海观天合开臂 向侧前方迈步,成弓步,同时弯腰,双手在脚前,做捧捞状,捧捞时手上有捧持重物的感觉。而后手保持捧捞形状,起身展臂,后仰。 做这一式时,要求调整呼吸,使之与身体动作协调配合。 第二十式 推波促浪双摇橹 这一式看起来是个典型的模仿摇橹的动作,要求手和身体协调好,有韵律感。 手型上有抓握的变化,同时有抓和后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暗用力,如拉一重物。双腿上有弓步变虚步和身体重心的变化转换过程。 第二十一式 抱转乾坤天地人 双腿并拢,身体自然直立,双手在胸前形成捧抱一圆球形状,缓慢抬至过头顶,而后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做圆周运动。 做这一式时要求,双手捧抱球形状时要十指相对,如抱重物,做圆周运动时,眼随手走,呼吸平稳。 第二十二式 叉腰旋转四促蹬 双手叉腰,双腿分别朝前、后、左侧、右侧蹬踏。 做这一式时,要求叉腰的双手要用力;蹬踏时发力在脚后跟,用力大小自行掌握。 第二十三式 仙鹤揉膝慢挤阴 这一式为三组动作组合。先是双腿并拢,双手按膝,左右旋转。第二组动作是侧迈步,双腿与肩宽,双手按膝,向内旋转,而后向外旋转。 最后一组动作是双腿并拢,双手按膝,做屈膝运动。做这一式,双腿并拢时,两腿要求用力向内夹紧。 第二十四式 雄关漫步任督行 这一式主要是双手腰、腹和,每一过程中同时配合前迈步和后撤步,可以说是一步一。要求时稍稍用力,呼吸平稳徐缓。 第二十五式 按掌平气震全身 自然站立,手臂平缓伸展,于胸前缓缓下按,同时调整呼吸,向上伸展时吸气,下按时呼气。吸要吸足,呼要彻底。 连续做几次后,掂脚尖,用后脚跟震地,并带动全身震动。要求全身心放松,震地时节奏可快可慢。 再做一遍。 第二十六式 天元一气归丹田 这是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站功中的最后一式:手抱道印,放于丹田,静心静气,待呼吸平稳,心平意静,即可收功。 直 卧 功 概 述: 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中的直卧功,在演练中有个总体要求,在此一并指出。一是全套动作宜缓宜慢,不可太急促;二是每一式在演练时,要调整呼吸,使之合拍合律;三是每一式动作演练的次数自行掌握,以适度为好。 关于功理,由于涉及深奥养生理论,在此不做讨论。习练者可购买有关道家养生书籍,自学自悟,或请明师指点。 第一式 仰卧浪动运脏腑 身体自然直卧,全身放松,两眼微闭,舌抵上腭,自然呼吸。 由腰胯轻轻发力,带动全身左右晃动,同时随动作节奏叩齿。 这一式有明显的增强血液循环的功效;要求全身放松,习练时有明显的腑脏波动之感。 第二式 侧卧摇摆养肝脾。 此式分为左侧卧和右侧卧两小式,其动作要领相同,只是方向相反:身体侧卧,呈弓形,头枕掌心——具体是耳朵放在掌心处;全身放松,自然呼吸;靠腿的抖动带动全身,并随动作节奏叩齿。这一式具有疏肝利肺、养脾宁神的功效,习练时间可长可短,随心而为。 第三式 趴卧波涌强腰肾。 身体趴卧,以感觉舒适为度;手臂平伸,头部抬起,自然呼吸,靠腰跨发力使身体左右摆动。 这一式有促进肾脏及腰部的血液循环、强腰固肾的功效。在收式之前,可用手背轻轻捶打或 摩按腰部。 第四式 伸筋拔骨通经络。 这一式中分为三个小式,先是身体直卧,调整呼吸;双手十指交叉,朝头顶上方尽力拖举,同时双脚用力朝下蹬。 第二小式是双腿与双手同时上抬,手心与脚背在腹部上方轻轻碰击。 最后一式,双腿双手上抬,用手抓住脚尖,坚持一会儿。 这一式有使气血贯通、通经活络的功效。要求做每一小式时腿尽量伸直,要调整呼吸,不要产生蹩气之感。 第五式 摩搓手足拔指梢 身体直卧,双手双腿略抬起,而后,手与手,脚与脚,手与臂,脚与腿等相互摩擦拍打。 这一式有通畅手臂、足腿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做起来比较自然随意,时间可长可短。 第六式 七碰九拿活筋骨 身体直卧,双手、双腿略略抬起。而后手背对手背、虎口对虎口、手腕对手腕等,按部位相互轻轻碰击;同时,双腿亦同样以相对的位置相互轻轻碰击。 这一式有通血通络,灵活手足的功效。要求做这一式时相互碰击轻重适度。能对应其穴位则效果更好。 第七式 臂腿摩搓交叉行 这一式有三种运动形式。 首先,身体直卧,双手、双腿抬至胸前;而后双腿、双手交叉摆动。 二是双手、双腿向外侧做圆周运动。 三是双手、双腿向内侧做圆周运动。 这一式有灵活手臂、腰跨的功效,要求做的时候,调整呼吸,并注意动作协调性,动作幅度越大越好。 第八式 左右踢腿行步灵 这一式很像躺在床上的正步走,动作要求是全身放松,呼吸自然,腿上抬时要尽量朝上勾脚尖,且摆动幅度越大越好。 这一式有强腰固肾、促进行步灵活的功效。在收式之前,可双手、双脚同时反向运动一会儿。 第九式 卧势蹬踏连环套 此式双腿的动作犹如蹬骑自行车。其中有正蹬、反蹬、正双蹬、反双蹬四小式。手臂动作与腿上动作一致。要求曲膝曲臂,动作协调。 这一式的常年习练,有助于手、脚灵活,使得行走有力,协调性好。 第十式 曲膝双蹬易筋脉 身体直卧,双腿曲膝上抬,至小腹,而后双腿用力朝上方蹬踏,并靠自然惯性落下。在落下时,通过身体震地有个对腰、腿轻摔的过程。 这一式有易筋骨,通百脉的功效。要求双腿即将上蹬时吸气,双腿落地后呼气。蹬踏时用力大小自行掌握,以自身能适应为度。 第十一式 外摆胯腿轮辐转 此式主要是以髋为轴,双腿向内,向外做圆周旋转,同时手臂与其配合。 这一式有灵活腰胯、舒展胸肺之功效。要求腿的旋摆幅度尽量大,旋至腹部时用力摩压腹腑。 第十二式 内摆胯腿慢挤阴 身体直卧,单腿交替抬起后,叠于另一条腿上,同时用力向内挤压。 这一式有生精化气,强腰壮肾的功效。习练时要求挤压用力,但动作要缓慢。 第十三式 左右抱膝蛹揉腹 身体直卧,屈腿,抱膝,揉腹。揉腹,实际上是个腿以髋为轴,做圆周运动的过程。 这一式有摩按脏腑增加肠胃蠕动,促进消化的功效。式中有左抱、右抱和双抱三小式。要求揉腹时尽量用力。 第十四式 臂腿开合蛙潜水 此式动作如蛙在水中游动,具有协调躯肢动作,伸筋拔骨的功效。要求做这一式时调整呼吸,曲膝曲臂时吸气,蹬划时呼气,每一蹬划后,尽量控制使双腿不落地。 即将收式时,腿可朝下双蹬,同时手向头顶上方伸展;手伸展时,请注意手型上有开合的变化。 第十五式 弓腿顶腹护命门 身体直卧,双腿后曲撑地,双手撑于头部上方,用力使腰腹挺起形成弧形。而后,脚,手同时离地,靠重力使腰部震地。 这一式有收缩腰部肌群,强固腰肾的功效。要求调整呼吸,腰腹上挺时吸气,落下震地后呼气。开始习练时,可稍做控制,使之轻轻地震落。习惯后,可逐渐加大力度。 第十六式 乾坤运行气归丹 这是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直卧功的收式。要求身体直卧,全身放松,手、脚相叠,轻轻晃动。同时调整呼吸至深细匀长。感觉心平气和,意清神静,即可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