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功夫现任掌门人何道君图文

简介

何道君:1963年出生,成都市人,中国著名职业武术家、中国武术六段、成都市武术协会、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嫡传、青城山功夫现任掌门人、四川省太极拳俱乐部理事。1992年创办国内首家传统园林别墅武馆--青城道君精武馆。早年游历大江南北,精研少林、武当、峨嵋、青城、散手、拳击等内外功夫,艺成百家,圆融各派,精通技击、硬气功、养生等,其世界首创的独门武功--汽车过头,曾引起海内外的极大轰动,被誉为青城山第一绝技。

数十年武术人生,桃李满天下,青城山功夫目前遍布海内外,英国、日本、美国、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等。创办有青城山功夫表演团、青城武学研究会,现在主要致力于青城山功夫的挖掘、整理,以及在国内外推广与弘扬中华青城山功夫、宣传青城山道教文化、弘道利生。在何道君先生多年的传承下,青城武学广传天下。

四川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成都电视台,四川日报,成都工人报,成都晚报,华西都市区报,成都商报,天府早报,蜀报,四川新闻网、新浪网,搜狐网,雅虎网等几百家媒体网站均有系列专访及报道

青城十三太保

起源概述

青城十三太保属于青城山道家拳的一种,最早系青城山古代导引术,源于巴蜀巫文化、方仙学、黄老学、道家等最为盛行的春秋战国时期。古时的巫师、巫祝、方士其知识丰富,社会地位较高,活动于八百里青城山,多古代导引术。东汉末年,张道陵以道家思想为源泉,融巫教、方仙学、黄老道等传统在青城山创立道教,降魔利民,广收道众,巫师、巫祝、方士等易为道士或庙祝,古代导引术被道教吸收,并繁衍出以外修内炼为主的十三丹功在教门秘修,后与技击术结合,发展出一门强身御敌、以武入道的筑基拳法,古时的巫师、巫祝、道教庙祝等被称为太保,青城十三太保拳法由此而来。 青城十三太保拳法源于青城山道门正统,受道教文化影响极深,刚柔并济、内外兼修,崇尚技击,也注重养生,有着深厚的道家文化底蕴,一直在青城道门秘传不宣,是近代青城山的镇山拳法和代代相传的筑基之功,因不尚套路,崇尚技击,兼以养生,后被兵家所极力推崇,圆融于军旅武术中,从此成为道门中人、江湖豪杰、武林侠士、兵家勇将等必修之功。 千年传承,流传广泛。青城十三太保拳法以青城山为发源地,通过历代道门中人、江湖豪杰、武林侠士、兵家勇将等的不断发展、传播,逐渐形成内容丰富、精简实用,广为流传的一门武功,目前全国有多支同源异流的十三太保武功,功拳特点,各有风格,是我国古老的拳种之一。

拳法特点

青城十三太保拳法不尚套路,主要由、技击、心法三部分组成。方面,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外强内壮,祛病延年。习练时,内外兼修、刚柔并济、内以养气、炼气、内壮为主,外以硬功的十三个部位:拳、掌、指、臂、肘、脚、胫、膝、胸,腹、裆、背、头。功成后,如金刚纯阳之体,神勇无敌,静则柔顺如水,动则刚猛暴烈、具有无坚不摧的王者霸气。

技击方面:身眼手法步、精气神力功融合贯通,具备上、中、下,远、中、近,前、后、左、右等全面的攻防技术,或单手、或连击,讲究避实击虚、借力打力,交手时,身闯、步逼、肩靠、脚踩、头撞,臂挑、胫扫、肘顶、拳击、膝冲、指戳、踢弹、掌砍等十三种打斗技法,招招紧凑,打法灵巧,变化精妙、全身无处不是拳。步伐多走中线和边门,强调近身,进攻时,刚劲勇猛,势如破竹,如猛虎下山,更如饿虎扑食。即有外家的硬打硬闯,也深具内家的静以制动、虚实相辅、攻防兼备。和技击是十三太保拳法最基本的特点,因其功力霸道,招法毒辣,故在青城十三太保和技击的同时还修道门心法,以平暴烈之气。历代道人一般只传授青城十三太保,技击法门则因人而授,择徒极为严格。

拳法传承

在中国西南道门中,青城十三太保拳法高手当数清朝末年的青城山道人张永平,张永平是青城山全真龙门派第十八代嫡传,曾担任清末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1845-1911)所统率的巡防军清军参将,精通道家医术和各派武功,骁勇善战,驰誉川滇,另擅陆地神行术,有神行太保之称,其著名里有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付元天(已故),青城道人刘元尚(已故),刘元尚传曹明仙,100岁的曹明仙目前是青城山祖师殿当家人,医道高深,精通内外炼养功夫,明仙宗师衣钵传人是当代中国著名武术家何道君,系青城山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嫡传、青城山功夫现任掌门人,1992年创办青城道君精武馆,以武入道,拳道合一,志在弘扬中国青城山功夫。青城十三太保拳法于1993年走出神秘的青城山,其养生、技击功能老幼皆宜,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