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术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其中的各种技术奥妙,还有待人们深入挖掘,武术的“劲力”就是其中一个需要重点挖掘的内容。文章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对武术的“劲力”进行了再认识和再分类。指出武术的“劲力”就是在武术技术攻防要求下的肌肉力量的运用技巧。文章从文化层面、发劲方式、劲力特点、发劲效果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能够较好的将所有劲力包容到相应分类中去,以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 1 前言 中国武术历来以博大精深著称,拳种林立,特色鲜明,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不同流域有着不同特点的拳种,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拳种表现形式。 中国武术最神秘的地方恐怕就要算所谓的“内功”了。一方面是自古以来神秘的传说,一方面是武侠小说传奇式的烘托,使得这种叫做“内功”的东西简直成了传统武术中最核心、最神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至使人相信,只要练成了“内功”,便具备了某种超越常理、甚至是超越自然的神奇功能和力量,便可以战无不胜,无往而不克了。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个“内功”也应该逐步为我们所认识。 在我们从事多年武术以后,尤其是研究、掌握了太极拳,形意拳一些有别于长拳类的项目时,对“劲力”的理解会加深一步。那么,劲力和内功有什么关系?劲力和攻防技术又有什么关系?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因为这关系到对武术的理解,亦或关系到现在的热门话题:“武术养生”。 “劲力”是武术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重要特征之一。当下的运动项目不计其数,然而像技击运动的技术复杂性,尤其是武术技术动作的技术复杂性,少之又少,这也是武术的魅力所在。研究武术拳种动作的劲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承武术技术,更好地理解武术技术的真谛,更好地区分不同拳种的特点。 2 什么是武术的劲力 “劲力”好不好,“劲力”顺不顺,这在习武者之间的口头交流是司空见惯的事,也恰恰说明了“劲力”一词是武术中重要的一个核心。其实关于劲力,并不是只有武术自己有,我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都会联系到劲力,尤其是书法艺术,无论什么书法大家,他们的所展示的书法魅力都可以用筋骨遒来形容,而武术中对于肌体表现出的筋骨道劲,也是高等级技术的体现。由于武术“劲力”的重要,人们对它的研究也是孜孜不倦地进行着,无论是太极拳,还是形意拳,亦或长拳,不论是南拳还是北腿,都对自己的劲力有特定的要求,这也是中华武术内容丰富而又有别的原因所在,也是武术运动与其他体育运动有着严格区别的特征所在。 清朝的太极大家陈长兴认为“夫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提到了武术的太极拳的劲力问题,一切技术变化都归于劲力的缘故。而对于“劲力”的概念问题,许多学者、专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严天放在1984年9月刊的《武林》杂志上的《武术中劲与力的区别》一文提出:在武术中由全身各有关肌肉协调致的运动所产生的冲力称为劲力,而仅由身体的某些局部肌肉的运动所产生的冲力称为力。张方在《太极拳劲从何来》一文中认为:局部肌肉收缩而产生的是外力,缺乏灵活性,运行时间长,穿透性差,没有整体感,属于的局部之力。而劲则是外力作用于筋,筋贯穿全身带动讥肉、骨骼、关节的舒张与收缩而产生的灵活多变、逆顺轻松、穿透力强的整体之力。康戈武教授在《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中指出:“力”指大脑指挥下的肌肉收缩力,“劲”是意识支配下的气息吐纳与肌肉舒缩按照动作规格有序化配合产生的力。劲包含的要素比力多;作用于外界时,力往往是局部用力,而劲强调聚全身之力发于一点;力是先天具有的本能传送较慢,随意性较小,劲是经“有序化”配合的锻炼获得,传送迅速,随意性较大。从中能够看到:劲力在技术层面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个是力,肌体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大小力量,另外一个就是运用这些力量的技巧,这样劲力本质上就是力量技巧性运用的结果,是根据攻防需要而产生的力的功效。 目前对于劲力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曾祥林、朱东在《对武术劲力认识之我见》论文中总结了四种观点:第一,武术中的劲力也是一种力量,也是由武术运动中肌肉收缩产生的,但他们不同于肌肉的本力,而是技巧之力,是武术的技术之力,是武术运动中意、气、力的高度集中和概括。第二,在武术训练中往往强调劲力,从这一方面又是“力”的体现,也可以说武术是巧妙运用力量的技术,是一种源于身体,利用武术中的技巧发放出的力。第三,武术的劲力是在武术运动中由肌肉的收缩产生的,是武术运动中的意、气、力的高度集中和概括,是技巧之力,是武术的劲,是通过肢体引动表现出来的一种融人武术技术的力。是在意识支配下通过气息吐纳和肌肉收缩有序配合产生的,是经过长时问锻炼产生的一种灵活集中、运用自如的弹性力。第四,劲力与武术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它是通过肌力与武术招法的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这也是武术劲力的本质内涵。劲力质量取决于肌肉力量与武术技术的融合程度,二者融合越完美,劲力的质量就越高。 经过多年的学习研究和技术体验,本人认为:劲力不是武术的专利,但是武术技术的根本特征,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产物。书法中追求的遒劲,与武术技术的要求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书法与武术是相通的,再深点说,从对艺术和技术的最高追求来看,书法和武术对的养生功效也是有着一致的结果。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武术的劲力是个整体性身体肌肉活动,本人认为,这需要区分你进行动作时的招式和劲力的功率,劲力的整体性和武术技术要求的整体观是有一定的区别,劲力是技术整体观的一部分,劲力本身涉及的只是力和动作技巧,目的是使出招式和达到攻防效果,但在展示劲力时一定要在中枢神经的调配下,协调地调用不同肌肉、关节以及所需要的力量来达成。为什么劲力不是身体整体性的问题,从不同拳种的劲力特点就能看到这点,从劲力本身功率需要的大小也能发现这点,简单的说,长拳、南拳、太极拳的发劲特点都是不相同的,也就是在发劲过程中,他们所调动的肌肉部位和力量是不同的,但调动的关节肌肉,软组织的协调工作那是必须的,必须符合特定劲力的工作要求。 总之,由于武术的内容的博大精深,在劲力定义上主要解决的就是包容性,定义的越简单越好:武术劲力就是在武术技术攻防要求下的肌肉力量的运用技巧。所谓技巧就体现在动作的协调性和力量大小的调配上,而肌体力量大小的调配则是,核心力量与四肢力量的合理配合运用。由此,我们理解武术的劲力是在技术攻防的理念下的意识引导下变现出来的各色各样的结果,此结果体现了武术技术动作的协调配合,包括简单配合,局部配合,乃至全身配合。 3 武术劲力的分类 劲力分类的目的,是便于我们从中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劲力的分类一点也不比武术的分类简单,但无论何种分类方法都无法完全包容武术各拳种的劲力特点,都会挂一漏万,这也是目前武术在劲力上分类上各自为营现象产生的原因,由于在不同拳种,和地域文化的影响下,我们在劲力的称呼上,都有各自的特点,有些是由共性的,有些则是拳种自身的技术使然,还有很多是地方的习惯和方言所致,因而在分类时,很难面面俱到,但我们要记住一点的就是,所有的劲力,其表现出来的目的唯有攻防意义。 曾祥林、朱东在《对武术劲力认识之我见》提出了以下的劲力分类说:劲力“阴、阳”说;劲力“刚、柔”说;劲力“蓄、发”说;劲力“击、化”说;劲力“路线”说。 李清建、张国栋2005年6月《山东体育学院学报》上的《武术劲力的内涵、外延及主要特征》一文提出了这样的分类:按照劲力的基本属性,可分为刚劲和柔劲;根据劲力的基本运动形态,可分为蓄劲和发劲;从劲力在武术攻防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击劲与化劲;依据劲力的运动方向,可分为直劲、横劲、竖劲、斜劲、圆劲、十字劲。 本人试图这样进行分类:我们知道一国的文化有其历史性,在生活中的一些习惯积累逐步发展演变而来的东西有其存在的价值,这也是人类对事物认识总结而传承的过程。中国的文字丰富而又准确,刚劲有力,阳刚之美,柔情似水,都是对一种事物的形容,所以文化的熏陶在劲力用词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人提出了自己的劲力分类: 从文化层面上分:刚柔劲,阴阳劲等,这是从总体上给劲力进行区分为正、反两方面的劲,其中还包含了他们之间的劲力转化,如同阴阳学说一样的道理,是文化层面的,也是最高层面的劲力分类,高度的概括,包容的所有的劲力内容,是高屋建瓴的分类。 从动作发劲方式分:内劲、外劲,这是在劲力技术层面的最高分类,也契合了内家外家技术的根本区别。其本质就是运用肌肉的数量和质量的问题。也就是在发劲的过程中,运用了多少的核心力量,使得攻击力量得到增强。而南拳和八极拳的发劲,就不同于长拳和太极拳、形意拳,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的核心力量的运用上得到答案。从文化层面上武术本无内家、外家之分,但在技术层面上确实因其发劲方式不同而有所区别。 从动作劲力特点分:冷弹劲,寸劲,长劲,短劲,缠丝劲,十字劲等等,这样的分类是武术劲力最具体的分类,也是最丰富和各具特色的分类,这样的分类实际是以拳种来区分的,每个拳种都有自己的特色,而劲力又是个拳种特色的最重要的体现。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分类是最丰富而具体的。他体现了不同拳种的主要技术特点。 从动作发劲的效果分:顶劲,靠劲,捌劲,崩劲等等,这样的分类依据则是,技术发劲过程中的效果和过程,直接同动作的攻防含义有关系,这在内家拳的技术里体现为最。相对于内家拳的丰富的劲力称呼来说,竞技长拳类的动作劲力则显得简单的多,讲求发劲的总原则。没有明确的劲力称呼,多数用现在动作术语表达出劲力的取向,例如劈拳动作,内含劈劲,这是个劈拳动作的劈的结果。 由于武术内容的博大和劲力的丰富无边,使得劲力的分类要做到那么贴切和完美确实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每种分类的方法都无法完全包容所有的劲力内容,只能根据需要而有所取舍,最重要的是根据拳种的特点,掌握该拳种的劲力特点要求,以符合该拳种的技术要求,传承以武术劲力为特点的武术文化。无论何种劲力,其最终的关注点无不落于劲力的力点、大小、方向上,这也是劲力的三个核心要素。 4 结语 中国武术内容博大精深,拳种林立,特色各异;造就了武术技术的千变万化,攻防转换的出神入化;同时,中国武术的养生价值也因为其技术特点而独树一帜,为世人推崇。在这武术的万千世界里,武术劲力是核心,只有掌握好相应的劲力,运用得心应手,才能真正体现出不同拳种的特点,并让世人享受由此带来的身心愉悦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发扬光大武术,让武术为人类服务,离不开武术的技术核心,这就是武术的“劲力”! 参考文献: [1]曾祥林,朱东等.对武术劲力认识之我见[J].搏击·武术科学,2010(10). [2]张君.论太极拳整体劲的发放[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 [3]关鹏.武术劲力发放[D].上海体育学院,2011. [4]王纳新.内家拳与中国传统文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 [5]编写组.中国武术教程(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6]李清建,张国栋.武术劲力的内涵、外延及主要特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3).
标签: 武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