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中华武术-裘建华

真正的中华武术必须有中华民族固有的易学、中医学术、孙子兵法和孔孟思想等高深的民族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和多学科的科学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华武术的整体文化。世界上只有真正的中华武术可武医结合地解读人的生命规律。训练人的智、仁、勇、能,提高人整个生命历程的心身健康和生活质量是武术之本,掌握真正的武术技击能力是武术之魂。 练中华武术的真正目的是提高人的智、仁、勇、能,这是一项工程,工程必然要有思维依据和工程概念,要做相应的设计和合理的安排,因此练中华武术要依据个人不同年龄的身心健康状况等条件,遵循生命的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有计划地合理安排武术训练的内容和顺序,使个人的思想和身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都受益于合理的武术训练。人的生命历程,生、老、病、死是不变的规律,因此不同年龄的人,练武术各有不同的目的和方法。儿童练武术主要是锻炼意志,培养品德,更好地发育成长;青年练武术可强壮身体和获得技击本领,并把中华武术技击作为一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继承和发展,做到随时等待祖国的挑选,用技击的真才实学为国争光;中老年人练武术是使思想和身体同时走健康之路,通过武术训练获得延缓衰老和提高生活质量等益处。练这样的好武术有益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并可强国、强种,但是长期以来整个中华武术,不论是各优秀武术门派的拳种,还是武当派和少林派武术的好拳法及国家武术的好套路,老师传的、学生习的武术内容,都不同程度地缺乏对中华武术整体文化的认识,只能在自己武术门派和拳种的小范围内思想狭隘地谈武论艺,《孙子兵法》提出: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可见是不同的武术门派之见导致中华武术的整体文化被分散,使向后传承的武术出现了一代不如一代强的抱残守缺的发展状况,中华武术在发展上已经落后于跆拳道等一些年轻的外国武术,使中华武术自身的生存已经受到严重威胁。在事实面前,必须将整个中华武术以表演类、养生类、技击类进行分类,就像汉字的《新华字典》那样有部首的分类,分类是上升认识。是明朗中华武术的整体文化,方便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武术类别进行训练。 中华武术是有思想的技能,任何没有思想参与的武术训练都属于盲目练武。具体训练中需要中华民族的哲学、生理学、中医学、物理力学等科学文化开动人的脑筋,练武需要正心、诚意、修身,使人的心身和谐与安定必将产生“正气存内,邪不可入”的浩然正气,再把生灵的本领象形取意于各种动作的训练之中,练习任何武求动作都有运动技能理性与感性融合的过程,以彼喻此的想象、理解、传递武术运动技术的思想和技能内涵。例如龙腰、鸡腿、鹰爪、熊膀、虎抱头、雷声等武术动作和行为的名词,就是根据武术技能形成的复杂而的特征,取生灵特长和本能隐喻于武术运动技能的理念中,通过武术整体文化的应用,思想参与武术的实践和摸索,将丰富的思想蕴涵于自己的身体动作之中,以心意指导武术训练的弹性与感性融合。例如:武术桩功可隐喻虎蹲山,让思想以虎借山势的隐喻来体现如猛虎下山的威力;武术行功中的弓箭步是隐喻前脚像弓,有利于实战主攻;后脚像箭,直接给身体增加进攻的力量。其实练任何门派的武术动作都是宏观世界的一种现象,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练武最重要的是人的思想行为,使人的性格刚毅,意志坚强,行动聪明与果敢,攻防行为正确。用心练好武术动作如同军事装备,能更好地帮助提高武术实战能力。 中华武术实战能力训练有三个重点:一是练内功和练可旋转的关节功能,提高人的运动能力。二是要把人的实战能力合理安装在腿上,完善身、法、步的进攻和防守行为。三是全凭心意用功夫,提高人的武术实战所需经验(本能)。 首先介绍练内功和练可旋转的关节功能,提高人的运动能力。练拳不练内功是空荡的架子,练内功的奥妙主要是练小腹和腰,储蓄和增长中节的力最和运动能力。人类曾经从四肢爬行进化到双脚站立行走,站立行走使人的小腹依附盆骨和双胯连同腰的一周支撑整个上身的运动能力,此时小腹部成为运动空间的圆心,腰成为运动的主要轴心。针对运动空问的圆心来练习小腹和腰,充实小腹和腰的力量就是增长人的内功,根据的运动规律,有内功的小腹一动,必定会向身体相关的运动部位施放运动能量(内功),小腹同腰的一周可将运动关节的颈、肩、肘、腕、胯、膝、足、手、臀等可旋转的部位的运动规律有机地串联起来,调整骨骼关节各部位相互问的空间定位和运动规律,以圆心产生自身的太极规律,以刚阳变化合理施放运动能量,稳定的运动规律。 内功训练时要根据骨骼关节的生理功能和小腹运动变化的象、数、理,以腰和胯调整重心,及调整骨骼关节运动连接所需的局部与局部的最佳配合,调整身形间架和整体运动的协调能力,小腹(圆心)使运动关节前方和后方的相互配合形成功率的增强(整体劲),以作用力与作用时间成正比的功效完善武术技击进攻的梢节打、中节随、根节追的连续进攻能力和效果。加上以腰为轴心旋转产生运动的向心力,再向反方向旋转又产生离心力。以射箭为例:射箭时,首先弓弦与弓身要反向拉伸,蓄存巨大的弹力,然后弓弦处突然放松,箭杆被射出和技击的劲力相同,小腹(龙腰)的劲力与技击的劲力动作相同,技击的劲力向前,小腹亦向前;技击的劲力向后,小腹回拉。武术训练的任何一个动作小腹部位都应该跟着动,这就是训练圆心的力量(内功),日常生活中的运动行为的每一动小腹也可跟着动,运动中都必须采用腹式呼吸,原因是内的胸腔有承担了生命最大的工作任务、日夜不停工作的心脏和肺腑,腹式呼吸减轻心脏和肺腑压力的同时增强了腹腔压力,腹腔的肌肉组织群正好需要呼吸一紧一松的收敛和扩张,使腹腔的内脏得到促进,末梢神经活跃和腹肌伸缩及膈肌升降的良性,腹腔的压力成为运动的能力,气自丹田生才能够完善气发而为声,声随手发,手随声落,先声夺人的雷声,这样千日养成万两黄金不与人的内功。有内功的小腹又和腰共同带动骨骼关节的合理运动,巧妙掌握这些圆运动的规律和向圆周的放射力量就是掌握武术内功,内功使技击动作充分发挥骨骼关节的力量及更精确及时,使人具备功力、速度及反应能力。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将的腰称为龙腰,对其训练是关节训练中最重要的,这种训练的目的也可隐喻是制造军事装备中的航空母舰。军事以航母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战斗群,武术以小腹和腰储蓄能量,发挥龙腰翻转拧旋、转腰攻防,使人的头、肩、肘、手、胯、膝、足等肢体关节的技击能力以龙腰为核心,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战斗群。 龙腰的训练方法是依据中节生理的特点,根据骨骼关节的运动结构,提高以腰为轴心的运动能力和使小腹产生运动的静力,讲究拳功一体的增长技击运动的能量并使武术身法敏捷。训练中,以腰和小腹为中心将身体一分为三(天、地、人),即头颈部、躯干部(腰和小腹)、腿脚部,颈和腰犹如分别安装了轴承,使腰转动到90度的最佳角度,把腰拧转到生理允许的最大角度就是抻筋拔骨的储蓄能量,形成三尖对齐后固定姿势养就静力能量。就像我们把毛巾拧到了最大极限,一松手毛巾出现反弹的能量,腰的拧转可以发挥攻防中左右闪落、拧腰搁横、侧身送胯(包括盆骨)等动作的威力。所以练武应该每一个武术动作都和龙腰的能力相配合,龙腰产生体能或内劲,使肩、肘、胯、膝等四肢形成有力的四象,四肢与头形成外五行,从头至足有天地的乾坤之意,天地之间“和”为贵,以人和阻挡邪气不入,以“和”协调武术实战,每一动都有以小腹为中心的躯体体能和技击所需的四肢百骸的力量及角度,强化武术动态行为中的平衡和合理变化。 其次介绍把人的实战能力合理安装在腿上,完善身、法、步的进攻和防守行为的训练:把人的整个实战能力安装在腿上称为安腿,如同当今军事装备导弹需要火箭发射,才能够命中目标,武术技击需要靠灵巧迅捷的腿法等技能达到进攻和防守的目的。安腿的训练是训练人的整个腿脚,包括练人的胯、膝、足、臀等可旋转的关节,安腿的重中之重是围绕着重心力学。人的足底结构形成了拱桥力学原理的弓形结构,足弓的三个着力点可科学地缓冲运动中的震荡和冲击。腿脚把握和调整运动过程的重心,重心是物体重量的集中作用点,不论物体的位置如何改变,物体的各部都围绕着这一点保持平衡。事物的主要部分也可称为重心。我们每个人可做如下试验,人双脚跟部靠墙自然站立,是做不成向前弯腰的动作的,原因是人向前弯腰时,重心没有向后调整的空间位置而出现向前重叠,弯腰的过程将失去重心而被动地向前倒地。人生活在有地心引力(重力)的地球上,人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得以行走、奔跑自如,重心与平衡相对稳定,一旦进入到与外力对衡产生重心移动改变了相对稳定的平衡条件,容易产生失重(重心重叠),失重意味着失去进攻和防守的能力,如果在实战中重心得不到及时调整,所练的进攻和防守的各势在现实中就没有用了。 安腿具体的训练方法有练鸡腿和鸡步:在轻步站的基础上以踩、扑、蹬的步法练鸡腿和鸡步,双脚如同鸡腿不停地一蹬一踩,鸡腿踩扑出的步法有时还能起到绊马索的作用、在武术实战中争取时间与速度、调节距离与角度、增强进攻的力度和防守的主动变通能力。鸡腿的训练方法围绕着单腿能支撑身体的重量和平衡重心,为稳定自己的重心打下基础,并且可训练出脚底和腰腿的劲源。在防守上要求扣裆做好一定的自我保护。练好灵活的鸡腿以步为先,以步为剪,踩蹬时要求膝跨同上,可争取在进攻时比对方快半步而不会落空,训练一步或寸步快速灵活的踩进对方重心位置,并旋转腰的力鬣形成肩打,制压对方时抢占并动摇对手重心。其技术细节是隐喻双腿不停踩蹬,如同有阴阳二象的对立转化,训练胯和中节相连的力量抢步和稳定自己的重心,抢对方重心位置的训练其实可隐喻是军事装备于地面的攻击武器——坦克。练鸡腿时双脚如同剪刀一开一合要剪切东西,一开一合是矛蓿,在矛盾中产生剪切的目的。掌握灵活的脚步可先占后抢对手重心,起落、进退、收纵、反侧,脚步的踩意都不能不落空,快速灵活的腿脚在一蹬一踩中随时把握抢夺或运送自身躯体整劲的攻防能力,凭后脚的蹬劲产生浑身齐到人难挡的整劲。 最后介绍全凭心意用功夫,提高人的武术实战所需经验(本能)的获得。武术实战能力的训练不同于体育竞技项目的训练,不仅用时间和精力倾注在动作熟悉和掌握上把动作训练好,而且要用思想哲学辩证武术训练的科学性,用心领悟拳法在实战行动中合理运用,运动支点、力点、力的最佳角度、轴线运动力学、杠杆原理、重心等自然科学的知识,应用作用力与作用时间成正比和反比的不同功效,合体的力量,思想把握运动技术思维变化的规律,心意领先于形体产生丰富合理的阴阳变化,打出灵活多变的武术实战技术行为,武术实战中体能不如思想境界重要,判断力比技巧高明。武术实战是在动态中,人的思想判断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都十分重要,武术运动协调能力包括触觉的直接经验和本能行为能力,因此练技击类武术的三性调养和触觉训练比武术动作的训练更重要,通过触觉判断能力的训练,提高大脑神经元对武术实战事物的认识,获得实战运动的本能及经验和方法。 见性的训练:眼为见性,眼不时循环,眼观之情的信息传送给心与脑分析或存储,做到眼见心¨月,视觉随时要顾到眼前、手前、足前及左右,如到超市购物,路过酒架,目光一扫,心中即明白酒架有几层,每层放了多少瓶酒,眼睛还要感觉自己周围有形态的动态变化,使自己心中有数。 灵性的训练:耳为勇性,耳不时报应,则精灵之意在我,庶不致为人所澡算,训练中如脊背后物一动(听觉)一静必人于耳,由耳将耳闻的信息传递给心与脑分析。激活人的内庭觉,掌握自身周围的一动、一静,似后脑上也有眼睛在观察,做到有触必应。掌握和应变突然事态,及多变事态。耳朵感觉自已周同的声音和振动的位置,耳内有内家庭感觉,为武术行动把握方向和平衡。 勇性的训练:心为勇性,心不时警觉,心一动而气近之,气一动而力伏之。三性相通心才能时擎起,例如:眼见地下一只害虫,心一动产生勇性,害虫已被踩在足下,如此见一只踩一只,也可比为猫抓老鼠见一只捕一只,使猎物不能逃走。 以上三性,人要用内心的思想去琢磨,完善本能的触觉能力,还包括使自己随时掌握武术实战运动空间的方向、实战对抗的质量。掌握武术实战的主动灵活性。 触觉训练的内容很广泛:人不仅有视觉、听觉、嗅觉、本体觉、人的内耳里有前庭觉等,人的手脚十指(趾)连心,皮肤毛发都有触觉,包括肌肉和关节的触觉是的本体觉,手与脚在定桩或行功过程中,时刻感觉上下、前后、左右六方的伸缩与用力角度,出力的大小与出力的正确。三节的起、随、追是眼、手、身、法、步的协调,手与脚的跳、抓、摇、晃、摸、打、抛及武术排打训练等活动都是触觉训练,好的武术触觉训练可明白一个武术技击动作产生作用要花多大的力量和速度。人的前庭觉是在内耳里,侦测头部位置的感觉及武术动作的平衡能力,感应速度及地心引力,侦测武术实战的变通和运动平衡,判断武术行为能力合理的速度、角度、力量,获得技击打斗水平的直接经验。 排打和击打的训练,先进行自己用手打自己的丹田,以利丹田充实,然后体验身体各个部位抵抗击打的能力。击打的训练,一般是身体表面的各个部位都可参与,寻找树木或墙体当对手进行击打,使身心积累一种直接打击的经验,体验成熟的经验形成行为本能。击打的训练是提高武术对抗的行为本能,对抗的行为如何正确合理,需要学习许多与此相关的科学文化,用心分析运动的基本规律,心意指导武术行为以矛盾而思变。认识武术事物的象、数、理,了解武术行为的空间、方位、质量、能量、重心、技能及运动的变化,就运动物体对抗的质量而言也很有讲究,熟知关节端面结构和质量,实战中进行科学有力的进攻和防守。例如有人提手打击我们的下阴,以手阻挡是质量相同。以提膝阻挡就像大打小,对方的手会被重创。总之一切在于以手为妙,以步为奇,使武术行为的矛盾得到即时合理的变通方法。 中国人练武是以人的智能、体能、技能养就运动能力,人类体能已经开发到了相对的极限,智能还有待于人们无限的开发。武术智能是指人对于武术相关事物能够反应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正确地变通,是多学科文化在练武者身上的体现,智能地体现生命的价值。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