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攻防体验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套路攻防的实用性进行体悟和研究。研究认为:武术套路绝非“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相反,其具备了丰富、精妙且能攻善守的技术特质;通过套路攻防训练能够使练习者掌握攻防使用技能,提高自卫防卫能力,更愿意参与武术套路运动;通过套路攻防训练来提高增强练习者的自信心,使身心获得愉悦,更加积极而有效地学习和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1—0052—03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关于武术套路攻防实用性的问题争论已久了,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武术套路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对于“技击实用性是中国武术的本质”这一说法已经很长时间了,但遗憾的是武术套路发展到现在还是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武术的体育化、武术套路的体操化愈演愈烈,使我们习武之人感到应该为套路的发展做点什么了,而且,我们从中发掘的“武术散打”也没有一统天下,只不过是一枝独秀而已。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力求攻防技击性回归武术套路,从而为推动武术的发展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1.2 研究背景 当代很多人一提起武术便想到打,常常以能不能打来衡量武术的真伪、习武者功夫的高低之类。正因为如此,武术套路才被一些人士斥之为“花拳绣腿”和“中看不中用”的花法,这些声音听来似乎有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为此我们应该分而论之。 在现阶段学校武术教学中,已经很难找到技击的踪影了。在学校,因为没有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更没有把武术的技击实用性作为教学核心,导致内容一成不变,以至于很多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上武术课,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因此,武术便逐渐淡出学生视野,在课外体育锻炼和训练中,也很少看见学生练习武术的身影。更为悲惨的是在组织的各种武术比赛中,观众寥寥无几,运动员既是比赛队员又充当观众。 面对如此现状,中国武术段位制被搬上了时代的舞台,这是中国武术协会制定并实施的一项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水平的等级标准制度,对习武者起到一种导向作用。在段位制的评定中对武术套路练习者有几方面要求:首先是单练,即单人对所要取得段位要求的指定套路进行演练;其次就是对练,包括一对一、一对多等几种对练形式,这就使得练习者在练习时必须要对所练内容的攻防含义有深刻的理解;最后就是拆招,就是对自己所学拳种套路中的动作能够进行很合理的攻防技击的讲解和实践,这将是套路练习者提高自己技术能力和实战能力的一个质的变化。 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对中国武术套路的产生、发展及现状做了简要阐述,然后又通过对少林拳中几个典型招式的拆解,旨在使广大武术爱好者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套路的攻防实用性。从而为武术套路正名,使套路运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内容,本人通过中国知网搜索文献以及图书馆查阅相关武术书籍来获得所需资料,并仔细研究文献,为完成本文形成坚实的理论基础。 2.2.2攻防体悟法 通过师傅传授以及师兄弟们相互递招、拆招的攻防体悟,真正感受到传统武术套路当中确实富有精湛的攻防技击术,为撰写本文提供有力的实践基础。 2.2.3综合分析法 对所查阅的各种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和综合归纳整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武术套路的产生与发展 武术起源于战争、狩猎、武舞和巫术,但我认为套路的起源更靠近于武舞。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当时一击一刺的简单技术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项庄舞剑就是典型的具有攻防意义的动作组合,且不是单个动作的重复;汉代到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在军事战争的实践中,对诸多兵器的使用方法也有所总结;隋唐时期,民间习武盛行,统治者实行“武举制”,此时宫廷表演艺术对套路的发展起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宋朝时期,“宋太祖三十六式长拳”的创编可视为武术套路形成的分水岭。另外民间武艺社团组织相继出现,城镇街头巷尾常有角抵、使拳、踢腿、耍棒、弄枪舞剑等打场演武形式;直到明清时期,武术在民间悄然发展起来,从而迎来了武术的集大成发展时期,套路种类已相当齐全,有徒手的、器械的,有单练,也有对练。拳法有十六家,棍法有十余家,枪法有十七家,并有“少林”和“武当”之分。 3.2 武术套路的现状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武术这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变武术成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相继成立了武术管理机构以及武术研究所,同时也组织并举办了各种武术比赛,与此同时,武术自身的功能也在发生着相应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探讨武术的角度也在不断改变,这就为竞技武术套路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客观条件。在“”前夕,武术界极力倡导“唯技击论”,显然这并不符合时代的发要。改革开放以后,在武术界又泛起了“打练分开”的声音,从此中国武术就一头钻进了练散打的不会套路,而练套路的不懂打法的怪圈。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如何发展武术运动的问题上作了大量的创新与挑战。首先是套路运动走出国门,在国外积极地办学、培训,以及成立国际性武术组织并举办大量国际性武术赛事;其次就是近些年出现的中外武术散打对抗赛,但受规则约束,武术技法在比赛当中也体现得不充分。因此,我们还需积极主动的开创中国武术发展的新途径。 3.3 攻防实用性在套路中的具体体现 攻防实用性在传统武术套路当中展现的可谓淋漓尽致了,寓攻防技击于动静变化之中,中国传统武术技击特点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特点:(1)拳无空出、手无空回;(2)声东击西、贵在知变;(3)远踢近打贴身靠;(4)犯了招架、便有十下,就是说一旦用招法,就要一式三招,三招九变,环环相扣,虚实并用,阴阳有方。下面就具体以传统少林拳为例来作分析。 从拳理上讲,少林武术均应具备禅拳合一、实战性强等风格特点。流传至今的传统少林拳套路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1)实战拳术套路,如少林大金刚拳、少林五形八法拳、少林朝阳拳等,其劲力以刚猛硬取见长;(2)功力拳术套路,如少林心意把、少林罗汉拳等;(3)少林柔拳套路,如少林大悲拳、少林柔拳、少林童子功等。下面就是少林拳中几个典型的实战招式,在此拿 来拆解说明: 3.3.1罗汉撞钟 技击要领:对方使用双峰贯耳向我攻来,我迅速用左右刁缠手将其来势化解,并将其控制,扣住两手腕,直接用头撞击对方,裆部。如果对方有提膝的动机,我迅速上右腿侧身将其两臂拧转,顺势用肩靠,或者将其摔倒,或用肘顶其头部。 技击关键:(1)接对方击打时两臂内旋反刁;(2)拧转、上步侧身同时进行。 3.3.2鸡形步 技击要领:当对方踢鞭腿过来,我方顺势快速向前上步近身,一手挡住对方进攻腿,另外一手击打对方,顺势向上推击其下颚,同时一脚顺势勾踢对方的支撑腿脚腕,将其击倒。 技击关键:(1)勇于近身,进步抢攻;(2)单腿支撑要稳;(3)勾踢和推掌要协调一致。 3.3.3起肘扳手 技击要领:当对方用左拳向我面部或击打来时,我用左刁缠手将其化掉并拿住对方手腕,紧接着上右腿侧身,右手顺势击打其裆部,紧接着顺势用肘顶其胸肋部,如果对方将肘防住,我则顺势反手击打其面部或者变拳击打其喉部 技击关键:(1)刁缠手要快、准、稳;(2)步法灵活,上步转身迅速。 3.3.4五花坐山 技击要领:(1)当对方出左拳攻我头部,我迅速向右移步并用右手挡开,如果对方接着再用右拳攻我,我则迅速向左移步并用左手挡开,接着用另外一只手用掌或拳击打对方头部太阳穴;(2)当对方出左拳攻打我头部,我迅速用右手向内挡开,同时,身体左转,提右腿踹其裆部或膝关节处。 技击关键:(1)步法灵活、转身迅速;(2)格挡准确、踹腿迅速。 3.3.5撩手截把锤 技击要领:当对方用左拳击打我时,我用左手迅速截住对方的拳,顺势反刁抓住对方手腕,同时上右脚侧身,用右臂砸其肘关节,或者靠打 技击关键:(1)格挡要准、稳、快;(2)上步迅速;(3)砸肘要猛。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武术套路绝非所谓的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相反,它具备着丰富、规范、透彻、精妙且能攻善守的技术特质。 (2)武术套路是实战的基础,融入攻防技击含义的武术套路能使训练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实战技巧、技能,增强自卫防卫能力。 (3)武术套路即是增强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又是大大增强练习者自信心的有效途径,使练习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抗压,身心获得愉悦,更加积极地工作和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2 建议 (1)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有效政策,为武术运动提供正确的技术导向和广阔的发展平台,使武术套路运动能够逐步回归它的本质。 (2)武术发展的现状是对套路编排工作者的巨大挑战,所以在编排武术套路时不仅需要继承优秀招式,更应该编排一定数量的具有攻防技击性质的招式,以提高武术的实战性,使其在现代社会能够继续发展,并且永不落伍。 (3)现在武术的发展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作为武术运动的传承人、教师及教练员们,在教授武术套路时,应该注重攻防技击的实用性教学,从根本上改变武术“好看不好用”的群众印象。 (4)习武者作为武术的运用和实践者,是推动武术运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习练时弄清楚套路当中典型招式的攻防技击原理,并更多的加以练习和运用,致力于提高武术套路的攻防实用性。 [1]蔡宝忠.中国武术史专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70-72. [2]刘若福.武术套路的技击价值与作用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11):116-118. [3]朱永光,蔡宝忠.对传统武术三个关联性问题的科学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 [4]李圣,王美娟等.中国传统武术技击规律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2):27-30. [5]王柏利.少林武术技击思想之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刘河旺,刘明昌等.攻防技击性在现代武术套路发展中的地位[J].搏击•武术科学,2011(2):57-59.
标签: 武术知识